空气中的水团簇催化生成硝基芳香物,形成二次颗粒物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3 09:59 | 更新时间: 2025-10-13 09:59

学科分类: 化学 大气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硝基芳香化合物(NACs)是大气颗粒物中的重要含氮有机成分,对空气质量、气候和公众健康有显著影响,其二次形成机制一直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结合现场观测、烟雾箱实验和理论计算,揭示了水团簇(WCs)催化NAC形成的新机制。现场观测中,利用自主研发的在线测量系统(VACES-OE-LC-MS)以3小时分辨率监测颗粒相NAC浓度,发现其与相对湿度(RH)呈正相关,尤其在OH和NO3自由基浓度峰值时段(白天11:30左右和夜间20:30左右)相关性最强。烟雾箱实验表明,RH通过影响气态水浓度而非仅气溶胶液态水含量来促进NAC形成,在7%-60% RH范围内,NAC浓度随RH升高而增加。理论计算进一步证实,气态水形成的水团簇(如二聚体、三聚体)可作为质子传递催化剂,显著降低NAC形成路径中关键氢转移步骤的能垒(降幅达64.8%-90.9%),使该反应在大气条件下得以高效进行。该机制解释了RH对NAC二次形成的影响,为理解大气二次气溶胶的来源提供了新视角。季节性预测显示,夏季NAC-SOA生成潜力最高,冬季最低,与水团簇浓度及大气氧化条件相关。

DOI: 10.1126/sciadv.adv7805

标签: 二次气溶胶形成 大气化学 水团簇 相对湿度 硝基芳香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