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学科,涵盖核物理、核工程、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它涉及核反应、辐射探测、核材料、核安全及核聚变等方向,广泛应用于能源、医疗、工业和军事等领域。该学科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推动清洁能源、放射性诊疗和辐照加工等技术发展,同时关注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是现代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下共有 7 篇文章)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1 19:07
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文利用129Xe和83K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八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对氙气和氪气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多数MOFs在γ辐射下保持稳定,且氙气吸附能增强材料稳定性。研究为核废料处理中惰性气体分离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设计依据。
标签: 惰性气体吸附 核磁共振 金属有机框架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1 04:42
学科: 地质学 核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考古学
物理学家研发出无需大型加速器即可产生缪子束的新方法,有望推动缪子成像技术在考古、火山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标签: 激光加速 火山监测 粒子加速器 缪子 缪子成像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学科: 天文学 核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LZ实验在地下深处搜寻暗物质,通过液态氙探测器排除背景干扰,最新结果进一步缩小了WIMP的可能性范围,推动暗物质研究进入更灵敏的新阶段。
标签: LZ实验 WIMP 中子干扰 暗物质 液态氙探测器
学科: 天文学 核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科学技术史
运行26年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通过将重离子加速至接近光速对撞,重现了早期宇宙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如今它结束使命,相关研究将交由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继续。
标签: 大型强子对撞机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微型大爆炸 早期宇宙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学科: 临床医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基于钙钛矿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性能超过传统的核医学成像技术。这种设备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清晰、更快速且更安全的扫描。通过将晶体工程与像素化传感器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创纪录的成像分辨率。目前该技术正在商业化,有望让更多人用上高质量的诊断服务。
标签: 伽马射线探测器 医学成像 晶体工程 钙钛矿 高分辨率扫描
当两颗中子星相撞时,会释放出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产生时空涟漪、大量辐射,甚至形成黄金和铂金等元素的基本成分。现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的新模拟研究表明,一类神秘的粒子——中微子,在这些剧烈事件的结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微子可以在不同的‘味’之间转换,影响最终生成的物质。
标签: 中子星碰撞 中微子 宇宙爆炸 铂金来源 黄金形成
学科: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成功研究了液态碳,他们将高性能强激光与欧洲XFEL X射线激光相结合。实验捕捉到了碳在被压缩和熔化过程中转瞬即逝的纳秒级影像,揭示出令人惊讶的类似钻石的结构,并进一步缩小了其真实熔点的范围。
标签: X射线激光 液态碳 熔点 钻石结构 高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