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NAMPT基因突变,竟让兄妹俩坐上轮椅?MINA综合征首次被锁定!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正文:
🧬一句话总结:科学家揪出人类第一个“NAMPT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神经疾病——MINA综合征,症状类似CMT却更重,直接让兄妹俩13岁起就离不开轮椅。
👀故事从一对波兰兄妹说起
- 姐姐25岁,弟弟15岁,从小运动发育慢,13岁起只能轮椅代步。
- 临床表现:手脚畸形、肌肉萎缩、眼球活动受限、巴氏征阳性,但脑MRI和听力正常。
- 全外显子测序锁定“罪魁祸首”:NAMPT基因c.472G>C纯合突变,导致第158位脯氨酸→丙氨酸(p.P158A)。
🔬实验锤证据
1️⃣ 酶活性:突变NAMPT蛋白Vmax↓、热稳定性↓6.6℃,NAD+合成能力直接“掉线”。
2️⃣ 细胞实验: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P-FBs)NAD+、ATP全面告急,线粒体“气泡+突起”形态异常,mtDNA含量↓。
3️⃣ 小鼠模型:NAMPT^P158A/P158A纯合鼠脑内NAD+、ATP同步暴跌,突触蛋白减少,运动皮层神经元放电频率↓,脊髓运动神经元数量↓,胶质细胞↑。
4️⃣ 代谢组:患者血浆酰基肉碱飙升、TCA循环中间产物下降,脂肪酸β氧化受阻,氧化应激爆表。
💡MINA vs CMT
- 相似:远端肌无力、足畸形。
- 不同:MINA累及中枢(眼球运动异常、巴氏征),起病更早,症状更广。
- 结论:MINA是全新IEM(先天性代谢缺陷)+轴突病变,不是CMT!
💊治疗曙光
- NMN或P7C3能把患者细胞的NAD+、ATP拉回安全线,线粒体功能部分恢复。
- 早期补充NAD+前体或P7C3,有望延缓神经退变。
📚权威出处
Science Advances, 2025, DOI: 10.1126/sciadv.adx2407
🧩未来方向
- 用患者iPSC衍生运动神经元/肌肉类器官,进一步验证机制。
- 探索基因疗法 vs 小分子长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一句话总结:MINA综合征的首次“官宣”,让NAD+代谢缺陷正式加入“罕见神经病变”豪华套餐,也为早诊早治点亮了新的分子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