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尘卷风的移动规律揭示地表附近强风秘密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3 01:48 | 更新时间: 2025-10-13 01:48
学科分类: 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尘埃在火星的大气和地表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它会引发温度变化、干扰大气动力学,甚至导致全球性沙尘暴,还会影响火星的宜居性及探测任务。过去,火星沙尘扬起主要被认为与涡旋过程(如尘暴)和非涡旋过程(如直线阵风)有关,但模型预测的风速度常低于观测到的沙尘活动所需阈值,形成“火星沙搬运谜题”。
本研究通过分析欧洲航天局“微量气体轨道器”(TGO)的CaSSIS相机和“火星快车”(MEX)的HRSC相机在10个火星年(MY27至MY37,2004-2024年)拍摄的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出1000多个尘暴。借助立体成像和“彩色条纹”(动态目标导致的颜色通道错位)技术,测量了尘暴的迁移速度和方位角,以此反演火星低层大气中非涡旋近地表风的特征。
研究发现,尘暴在北半球(如亚马逊平原)更为集中,南半球分布更广,直径范围18-578米,平均82米。其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北半球在Ls 200°-250°(北秋末)存在活动间歇,南半球冬季活动减少;昼夜分布上,全球尘暴主要出现在上午8点至下午5点,峰值在11点至下午2点。尘暴迁移速度最高达44米/秒,平均约11-18米/秒,对应的风应力常超过0.02帕(足以引发颗粒跃移和尘埃扬起的阈值),且显著高于火星气候数据库(MCD)的预测值(模型低估风速约3-10米/秒)。
此外,快速移动的尘暴常与大规模尘埃扬起事件和沙尘暴在时空上重合,表明强近地表风是火星大气尘埃的重要来源。研究还指出,尘暴活动可能影响火星表面特征(如季节性斜坡纹线RSL)和沙丘迁移,并为未来火星探测任务(如太阳能板清洁、设备防护)提供风环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