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变身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指明方向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6 14:51 | 更新时间: 2025-10-06 14:51

学科分类: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规划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路灯变身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指明方向
路灯变身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指明方向

为解决许多城市居民难以在家充电的问题,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将现有路灯改造为电动汽车(EV)充电桩。由于许多住在公寓或多户住宅中的市民没有私人车库,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因此这一群体在电动车使用上面临较大障碍。而路灯大多已通电且归市政所有,位置常靠近路边停车位和人流密集区,非常适合用来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研究团队在能源部资助下,与堪萨斯市政府、非营利组织Metro Energy Center、当地电力公司及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对现有路灯进行改装,并建立了一个包含三大核心的评估框架:需求分析、可行性评估和综合效益衡量。该框架旨在帮助其他城市也能快速复制这一模式。

为了判断哪些区域最需要这种充电设施,研究人员分析了土地用途、附近兴趣点、交通流量和现有充电站密度等因素,并利用人工智能模型预测不同地点的充电需求。同时,他们特别关注“公平性”,确保低收入或少数族裔社区也能公平获得充电资源,避免技术红利只集中在富裕地区。

最终,团队选定了23个路灯位置安装充电设备,并收集了一整年的运行数据。结果显示,这类充电站建设成本远低于传统站点,因为无需新建电力基础设施;充电速度也更快,可能是因为它们连接的是专用市政电网,不像商业充电站那样多车争抢电力。此外,由于车辆本就在这些位置停车,因此不会额外增加碳排放,反而通过替代燃油车出行减少了汽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模式不仅经济高效,还能推动更公平、可持续的交通电气化进程。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模型,加入更详细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天气信息。社会经济数据有助于识别电动车普及率低的社区,实现更有针对性的部署;而天气因素则会影响电池性能和用电需求,纳入这些变量可提升预测准确性和服务效率。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旗下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杂志》,为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DOI: 10.1061/JUPDDM.UPENG-5865

标签: 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 智能城市 电动汽车 路灯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