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到灵魂发麻!智利125公里地下那场“热失控”地震,科学家终于破案了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3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3

学科分类: 力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利地震为何如此剧烈?科学家终于找到惊人原因
智利地震为何如此剧烈?科学家终于找到惊人原因

谁懂啊!2019年智利北部卡拉马那场8.2级中深度地震,震源居然在地下125 km,结果地表晃得比浅层逆冲还凶。我当时在实验室煮“焦耳奶茶”,杯子直接跳探戈,差点以为电阻炉炸了。

直到刷到UT Austin团队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新论文(DOI: 10.1038/s41467-025-63480-5),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普通地震,而是地下版“热失控”现场!简单说:

1️⃣ 传统剧本:中深度地震靠“脱水脆化”——俯冲板块里的岩石被挤出水,瞬间变脆,啪一下裂了。但650 ℃以上岩石会变“橡皮泥”,理论上裂不动。

2️⃣ 现实剧情:卡拉马地震的破裂像开挂,一路往下冲了50 km,闯进更热的区域。原因是初期滑动摩擦生热,触发“热失控”——热量越聚越多,岩石直接软化,破裂速度飙到每秒3 km,地表直接体感MAX。

3️⃣ 破坏力:研究团队用GPS+地震波形反演发现,这种“热失控”地震的地面峰值加速度比同震级浅层地震高30%,相当于给城市基建来了个隐藏BOSS。

划重点:智利部分区域已进入地震“超期”状态,UT团队正在当地加布地震仪和形变观测站,想把“热失控”模型塞进预警系统。下次再晃,提前30秒预警不是梦!

最后彩蛋:我把论文里的“热失控”画成了地铁线路图——1号线是脱水脆化站,2号线直接飙到热失控站,中间没有换乘,简单粗暴。吃颗糖,大脑线程拉满,下次地震科普见!

DOI: 10.1038/s41467-025-63480-5

标签: 中深度地震 卡拉马地震 地震机制 热失控 脱水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