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野生动物该被禁止吗?科学家谈风险利弊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1 04:42 | 更新时间: 2025-10-11 04:42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态学 生物学 遗传学

转基因野生动物该被禁止吗?科学家谈风险利弊
转基因野生动物该被禁止吗?科学家谈风险利弊

全球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在讨论是否应禁止将基因改造生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许多非政府组织呼吁暂停在野外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担心其后果难以预测,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尤其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带来额外威胁。他们认为,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速度已超过安全评估的能力,因此在未充分证明其安全性之前不应释放任何转基因生物。这一提案将在阿布扎比举行的IUCN大会上进行表决。虽然IUCN的决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会影响多国政策制定。一些科学家反对全面禁止,认为这会阻碍有助于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技术发展。例如,通过基因改造蚊子来消灭疟疾的研究就是潜在受益领域之一。此外,已有超过240名科学家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拒绝暂停令,强调合成生物学在提升保护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欧洲和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或将受到禁令较大影响。这并非首次就野生生物基因工程展开争议:2016年和2018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曾两次讨论是否禁止‘基因驱动’技术,但最终都未通过。支持禁令者强调,人为改变自然界基因结构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旦失控将无法挽回;而反对者则主张应在严格监管下推进科研试验,以应对濒危物种、病害传播等紧迫问题。总体而言,这场辩论反映了科技进步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难题,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不扼杀创新,是各国决策者面临的共同挑战。

DOI: 10.1038/d41586-025-03288-x

标签: IUCN 合成生物学 自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