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土=房子?RMIT黑科技把快递盒变承重墙,碳排放砍到混凝土的1/4!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学科分类: 土木工程 建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正文:
今天实验室炸锅了!🔥
我刚把一篇Nature子刊甩给师弟,转头就被隔壁组安利了RMIT的新研究——纸板约束夯土墙,直接把“拆快递的快乐”升级成“住快递盒的快乐”。

一句话总结:
用快递盒+土+水,3天夯出一堵承重墙,强度够盖2层楼,成本比混凝土便宜70%,碳排放只有1/4,拆完还能100%回收。

🌏 **为什么它离谱却靠谱?**
- **全球快递盒坟场**:澳洲每年220万吨纸板进填埋场,等于把悉尼歌剧院埋了4次。
- **混凝土原罪**:全球8%的碳排放来自水泥生产,每浇1m³混凝土≈烧掉90kg煤。
- **老祖宗智慧+现代黑科技**:夯土墙中国用了2000年,但传统方法要掺水泥加固。RMIT团队把水泥踢掉,改用纸板当“模具+钢筋”,一举两得。

🏗️ **实测数据有多香?**
- **强度**:纸板厚度≥12mm时,抗压强度达5MPa(≈红砖墙水平)。
- **隔热**:25cm厚的夯土墙,夏天室内比室外低6℃,空调费省一半。
- **成本**:每平米造价≈200元,混凝土的1/3,红砖的1/2。
- **寿命**:实验室加速老化测试显示,纸板模具在干燥环境下可维持50年结构完整性(土墙本体寿命200年+)。

🛠️ **施工流程像拼乐高**
1. **就地取材**:挖基坑的土过筛,含水率控制在10%(捏成团不散)。
2. **纸板变身**:把快递盒卷成圆筒,直径15-30cm,壁厚按设计强度调整。
3. **分层夯击**:土+水装进纸板筒,手动或机械夯击3遍,每层夯完测压实度≥95%。
4. **拆模回收**:7天后纸板模具可整体拆除,直接打包卖废品站,0建筑垃圾。

🎯 **适合谁抄作业?**
- **乡村自建房**:红土/黄土资源丰富地区,3人小队7天盖完主体。
- **灾后重建**:纸板+土可空投到现场,24小时搭出临时医院。
- **极端气候带**:沙漠昼夜温差50℃的地区,夯土墙白天吸热、晚上放热,天然“被动房”。

📑 **论文彩蛋**
团队已开发强度计算公式,输入纸板厚度就能算出墙体承载力(DOI:10.1016/j.istruc.2025.110117)。下一步计划把碳纤维掺进夯土,强度对标C30混凝土,已开放合作。

💡 **可星小剧场**
师弟问:“师姐,这墙能挂空调外机吗?”
我掏出口袋糖塞给他:“吃颗糖,看数据——挂50kg外机需要至少3个M10膨胀螺栓,夯土墙局部抗压够,但建议预埋钢板。”

评论区蹲一个“用自家菜园土盖房”的挑战!👀

DOI: 10.1016/j.istruc.2025.110117

标签: RMIT大学 低碳材料 可持续建筑 就地取材 纸板约束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