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学科下共有 8 篇文章)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1:48
学科: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团队利用新型AMPA受体PET成像发现,长新冠患者脑内AMPA受体密度升高且与认知症状相关,揭示了脑雾的生物学基础,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标签: AMPA受体 PET成像 脑雾 认知障碍 长新冠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5 00:58
学科: 医学遗传学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细胞生物学
科恩博士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研究脑细胞能量代谢与连接异常,揭示精神疾病机制;倡导维度化诊断模型替代传统分类,结合多学科方法,旨在提升全球精神疾病诊疗效果与精准度。
标签: 精神疾病研究 线粒体功能 维度化诊断模型 脑细胞能量代谢 诱导多能干细胞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4 04:28
学科: 心理学 教育学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韩芳团队研究发现,ADHD特质与更高创造力相关,其中“刻意走神”(主动让思绪发散)可能是连接两者的关键因素。该发现对ADHD患者的心理教育和治疗有实际意义,例如可通过课程引导他们利用走神提升创造力。
标签: ADHD 创造力 刻意走神 走神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4 02:18
学科: 临床医学 心理学 皮肤病学 精神病学
一项针对481名首次发作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发现,14.5%的人存在皮肤问题。治疗后,这些患者抑郁程度更高、自杀风险更大(25% vs 无皮肤问题者7%),提示皮肤症状或为心理健康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
标签: 外胚层 皮肤问题 自杀风险 首次发作精神病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1 15:47
学科: 生物学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遗传学
这是首次通过基因活动与DNA调控机制的结合,明确抑郁症中受影响的特定脑细胞类型,为理解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清晰图景。
标签: 基因活动 小胶质细胞 抑郁症 神经元 脑细胞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7 21:38
学科: 心理学 生物精神病学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鼠脑内丘脑室旁核(PVT)在酒精戒断后学会将环境线索与缓解不适感关联时会显著激活,揭示成瘾者饮酒并非为了愉悦,而是为了摆脱痛苦,这一机制或为治疗成瘾及焦虑等疾病提供新方向。
标签: 丘脑室旁核 复吸机制 戒断症状 负向强化 酒精成瘾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6 11:35
学科: 心理学 生物学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会改变小鼠大脑特定区域的O-糖基化修饰,尤其是前额叶皮层中St3gal1基因介导的唾液酸化O-糖链异常,与抑郁样行为密切相关。抑制该基因可诱发抑郁行为,而过表达则能缓解症状,并揭示了相关分子通路。
标签: O-糖基化 St3gal1 前额叶皮层 唾液酸化 抑郁症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学科: 神经生物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老年医学
日本研究发现,80岁后确诊帕金森病的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淀粉样蛋白阳性率显著更高,提示老年帕金森患者未来认知衰退风险更大,应尽早筛查脑内病变。
标签: 帕金森病 早期筛查 淀粉样蛋白 认知衰退 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