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1.51亿年前的苍蝇,改写了我们对进化的认知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07:39 | 更新时间: 2025-10-16 07:39

学科分类: 古生物学 地质学 生态学 生物学

该化石发现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塔尔布拉加鱼床。这项发表在《冈瓦纳研究》期刊上的研究,有来自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所、新南威尔士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新西兰梅西大学的专家参与。

来自死水的蝇
“这块化石是南半球已知最古老的此类发现,表明这类淡水动物群体可能起源于南半球的超大陆冈瓦纳。” 多尼亚纳生物站的研究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维克多·巴拉诺夫解释道。

新发现的物种被命名为Telmatomyia talbragarica,意为“来自死水的蝇”,这是对塔尔布拉加地区湖泊状环境的致敬。

研究人员检查了六个化石标本,包括蛹和刚羽化的成虫,所有标本都显示出末端盘的存在。这种结构已知在受潮汐影响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曾被认为仅存在于海洋物种中。然而,塔尔布拉加的沉积物和化石证据表明该地区曾是淡水栖息地,这显示了摇蚊惊人的适应性(表型可塑性)。

重新思考该亚科的起源
Podonominae亚科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物种在全球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如何随时间形成的重要模型。

早期理论认为Podonominae起源于冈瓦纳北部,然后向北扩散到劳亚古陆——这个古老的陆块包括今天北半球的各大洲。然而,它们的化石记录有限,部分原因是保存困难以及缺乏对南半球标本的研究。后来在欧亚大陆发现了可追溯至侏罗纪的更古老化石,促使一些科学家提出它们起源于劳亚古陆的观点。

新发现挑战了这一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Podonominae亚科很可能起源于南半球,后来扩散至全球。

如今,Podonominae物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它们在南美洲、澳大利亚、南非和新西兰的分散分布是典型的地理隔离案例——即山脉或河流等自然屏障将种群分隔,迫使每个群体独立进化并形成新物种。瑞典昆虫学家拉尔斯·布伦丁于1966年首次提出,古老超大陆冈瓦纳的分裂引发了这种进化分离。

南半球化石稀缺带来的局限性
尽管这一发现填补了该谱系化石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空白,但对该群体进化历史的全面理解仍受限于南半球化石的缺乏。已知的Podonominae化石大多来自北半球,此前南半球仅有两例记录:澳大利亚的始新世标本和印度的古新世记录。

“在北半球发现和研究化石存在很强的偏见。因此,我们最终对生物群体的起源地做出了错误的假设。”澳大利亚博物馆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马修·麦柯里解释说。

梅西大学的史蒂夫·特鲁威克教授表示:“关于南半球生物群在地质时期如何形成和变化的问题长期存在。像塔尔布拉加蝇这样微小、脆弱的淡水昆虫化石非常罕见,它们帮助我们解读地球生命的历史。”

对化石标本的分析与基因组学相结合,将有助于确定这些昆虫在冈瓦纳分裂后的扩散主要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由此产生的数据无疑将对理解和保护现代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DOI: 10.1016/j.gr.2025.09.001

标签: Podonominae亚科 Telmatomyia talbragarica 南半球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