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隐藏在深空中的神秘巨物,质量相当于一百万个太阳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2 17:39 | 更新时间: 2025-10-12 17:39

由于这个天体不发光也不发出可探测的辐射,科学家们通过它对附近经过光线的引力作用发现了它,这种效应被称为引力透镜效应。通过研究光线如何扭曲,研究人员能计算出这个看不见的天体内部物质的质量。这个新发现的天体非常小,在由一个大得多的引力透镜产生的扭曲图像中,它的存在仅表现为一个微小的“挤压”——有点像哈哈镜上的细微瑕疵。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克里斯·法斯纳克特(该《自然·天文学》论文的合著者)说:“在如此遥远的距离探测到这样一个低质量天体,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发现这类低质量天体对了解暗物质的本质至关重要。”
这个神秘天体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00万倍。其真实身份仍不确定:可能是一个密集的暗物质团块(比之前探测到的任何暗物质团块都小约100倍),也可能是一个极其致密、不活跃的矮星系。
尽管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到,但人们认为其引力影响塑造了星系、恒星和其他可见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天文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暗物质能否形成小而无恒星的团块。发现这类天体可能支持或挑战当前关于暗物质本质的理论。
为了探测该天体发出的微弱信号,研究人员整合了多个强大仪器的数据,包括西弗吉尼亚州的绿岸望远镜(GBT)、夏威夷的甚长基线阵列(VLBA)以及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络(EVN)——该网络连接了欧洲、亚洲、南非和波多黎各的射电望远镜。这些仪器共同作用,就像一个地球大小的单一天文望远镜,能够探测到由这个暗天体引力引起的极其细微的光线扭曲。
此次探测到的天体,其质量比之前用这种方法发现的任何天体都小约100倍,表明该技术能够揭示其他类似的小型暗物质结构。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德文·鲍威尔说:“鉴于我们数据的灵敏度,我们原本期望至少能发现一个暗天体,因此我们的发现与所谓的‘冷暗物质理论’一致——我们对星系形成的许多理解都基于该理论。”“发现了一个之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找到更多,以及其数量是否仍与模型相符。”
该团队正在进一步分析数据,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暗天体的性质,并在天空的其他区域寻找更多此类暗天体的例子。
其他作者包括: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南非射电天文台和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约翰·麦基恩;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的西蒙娜·韦杰蒂;博洛尼亚射电天文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娜·斯平戈拉;以及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的西蒙·D·M·怀特。
这项工作部分得到了欧洲研究理事会、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以及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的支持。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