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质或可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猝死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4 16:47 | 更新时间: 2025-10-14 16:47

一种蛋白质或可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猝死
冠状动脉疾病最致命的并发症是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和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时,心脏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细胞供氧不足,使其难以维持稳定节律,可能引发危险的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这两种严重心律失常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大多数心律失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48小时内,且与免疫细胞大量浸润心脏组织同时出现。本研究旨在探究中性粒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如何在心脏病发作后促进室性心律失常(危险的快速不规则心跳)。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共聚焦及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体外实验等多种方法发现:大量募集到梗死区域(因氧气供应中断导致的坏死组织区域)的中性粒细胞会上调Retnlg基因,该基因编码RELMy蛋白;在人类梗死心脏组织中也发现了类似的RETN基因。当从小鼠中性粒细胞中去除RELMy蛋白后,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负担减少了12倍。
这项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在心律失常中起关键作用。治疗心肌梗死时,除了快速开通血管恢复氧供,还应靶向免疫细胞以减轻损伤带来的心律失常效应。深入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下一步将探索中和该有害蛋白的方法,先在小鼠模型中测试能否减少室性心动过速负担和梗死面积,最终希望应用于人类,并进一步收集该蛋白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性证据,同时探索其对其他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激活相关疾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