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奇特的量子金属改写了导电规律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9 09:45 | 更新时间: 2025-10-09 09:45

学科分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量子几何效应

一种奇特的量子金属改写了导电规律
一种奇特的量子金属改写了导电规律

日本科学家最近在一种名为kagome金属的新型量子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首次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些材料中,即使施加很弱的磁场,也能显著改变其导电方向——即电流在一个方向比另一个方向更容易流动,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极管效应。这一发现为未来利用简单磁铁控制电子设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kagome金属的名字来源于日语中的“籠目”(kagome),意为“篮眼”,形容其原子排列像传统竹编篮子那样的交错三角形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导致电子无法稳定排列,陷入所谓的“几何阻挫”状态,被迫形成复杂的量子行为,其中包括微小的环形电流。当这些环形电流的方向被外部磁场反转时,整个材料的导电特性也随之改变。

研究团队发现,这种电流方向的切换不仅由环形电流本身引起,还与电子形成的波状分布(称为电荷密度波)共同作用,打破了材料内部电子结构的基本对称性。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微观尺度下观察到的“量子几何效应”将这一开关效果放大了约100倍。这意味着kagome金属天生具备放大微弱量子信号的能力,远超普通金属。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科学家将材料冷却至约零下190摄氏度,在此低温下,电子自发形成稳定的环形流动和波动模式。此时施加一个非常弱的磁场,就能有效翻转电流旋转方向,进而改变材料整体的导电偏好方向。

尽管自2020年起就有实验观测到这种奇特的磁控电学行为,但长期以来缺乏理论解释。此次研究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说明了环形电流、量子几何和磁场三者如何协同作用。研究者指出,这一突破得益于三大条件的同时成熟:新型kagome材料的成功合成、先进的量子理论发展以及高精度实验设备的进步。

这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中极为罕见的“自发对称性破缺”现象,也为开发新型磁控存储器或超高灵敏度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奠定了基础。

DOI: 10.1073/pnas.2503645122

标签: kagome金属 二极管效应 环形电流 磁控电学 量子几何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