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共享一种神秘的警报声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7 12:44 | 更新时间: 2025-10-07 12:44

一项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奇特的鸟类交流现象:全球超过20种不同鸟类,尽管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赞比亚等互不相连的地区,却会在发现巢寄生鸟(如杜鹃)入侵领地时,发出几乎相同的‘哀鸣’叫声。这种叫声并非完全天生,也不是纯粹学习所得,而是结合了先天本能和后天学习的结果,为理解动物语言的演化提供了新线索。研究由康奈尔大学和西班牙多尼亚纳生物站的科学家主导,是迄今为止关于巢寄生现象最全面的研究之一。巢寄生是指某些鸟类将蛋下在其他鸟的巢中,让宿主代为养育幼鸟,常导致宿主自身后代死亡,因此识别并驱赶寄生者对宿主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当一只鸟发出这种‘哀鸣’警报时,周围的鸟会本能地飞来查看情况,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何时以及如何回应这种叫声——这一过程被称为‘社会传播’。这意味着,虽然发出叫声的触发机制是天生的,但具体使用时机却是通过观察和学习掌握的。研究者认为,这种介于完全本能与完全学习之间的发声方式,可能是人类语言演化的中间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巢寄生现象更频繁、物种互动更复杂的地区,这种叫声更为普遍,说明它有助于鸟类协作防御。这项研究打破了传统认为动物叫声全靠本能、而人类语言才依赖学习的二分观念,支持了查尔斯·达尔文早年提出的假说:复杂语言可能从简单的本能叫声逐步演化而来。换句话说,动物也能‘赋予’声音以学习得来的意义,这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语言的独特性究竟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