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被打脸?科学家把“不可能”做成实验,还发了Science子刊!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海森堡说不可能,科学家却刚刚做到了
1927年,海森堡说: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像跷跷板,一边准了另一边必糊。今天,悉尼大学Nano研究所的Tan博士团队把跷跷板拆了,换成“气球捏捏乐”——把量子不确定性赶到我们不在乎的角落,让关键细节高清放大!
🎯实验怎么做?
1️⃣ 用单个被“囚禁”的离子当量子摆锤,先把它调成“网格态”(量子计算里防错的同款姿势)。
2️⃣ 像给钟表加“分针”一样,牺牲全局信息,换取对微小位移+动量的双高清读取。
3️⃣ 实测结果:精度直接冲破“标准量子极限”,GPS失灵场景、地下矿井、太空飞船的导航精度直接+MAX。
🧠一句话总结
没推翻海森堡,只是学会“和不确定性打太极”——把噪声赶到盲区,让信号裸奔。
🛠️未来用途
• 潜艇/航天无GPS导航
• 癌细胞早期成像
• 材料裂缝0.0001级预警
• 暗物质探测“听诊器”
📄硬核出处
Science Advances 2024.09.24 DOI:10.1126/sciadv.adw9757
(Nature Physics的量子计算纠错技术友情客串)
👩🔬彩蛋
Tan博士说:“我们不是打破规则,只是重新画地图。”——下次谁再说量子世界只能“模糊美”,就把这篇甩给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