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光纤做成“神经USB”!16周不卡顿的脑机接口黑科技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学科分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神经科学

一体化多功能神经探针:实现持续刺激与长期脑信号记录
一体化多功能神经探针:实现持续刺激与长期脑信号记录

正文
🧠 把光纤插进小鼠大脑,居然能一边打光、一边读电信号,还能连肝16周不掉线?!这篇刚发在《Science Advances》的论文直接把“神经探针”卷出了新高度——用激光在光纤表面“写”出金电极,整根探针像美甲一样一次成型,0胶水0焊点,堪称“神经USB”!

👀 传统探针:
- 金属线+光纤“捆绑”→ 拐弯就断
- 植入久了炎症爆表,信号越来越糊
- 工艺复杂,良率感人

👑 新探针:
- 激光直写金纳米颗粒(AuNPs)→ 直接长在光纤“外套”里
- 弯100次阻抗依旧稳≈600 Ω
- 小鼠脑内连住112天,免疫反应比商业硬针低一个量级
- 8通道起步,多层叠加=高密度读脑

🛠️ 制造流程(实验室美甲师视角):
1️⃣ 把光纤尖端烤成“仙女棒”,侧面也能发光
2️⃣ 涂一层SU-8“底胶”——医用级、生物兼容、牢度max
3️⃣ 激光像美甲灯一样“照”出电路图案,金盐原地还原成电极
4️⃣ 成品柔软可弯,直接插脑,一根搞定光刺激+电记录

📈 实测战绩:
- 光刺激→电信号同步记录,延迟<1 ms
- 16周信号衰减<5%,老板看了都说稳
- 多层电极demo:单根光纤读出通道数×4,未来可冲128通道

🌈 一句话总结:以后治疗帕金森、癫痫、慢性疼痛,可能只需要一根“会发光的数据线”。DOI:10.1126/sciadv.adu1753

DOI: 10.1126/sciadv.adu1753

标签: 光遗传学 生物相容性 电极阵列 神经探针 长期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