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为何让人更具创造力?新研究揭示真相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4 04:28 | 更新时间: 2025-10-14 04:28

学科分类: 心理学 教育学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多动症为何让人更具创造力?新研究揭示真相
多动症为何让人更具创造力?新研究揭示真相

首席研究员韩芳(来自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解释道:“以往研究指出走神可能是连接ADHD与创造力的潜在因素,但此前尚无研究直接验证这一关联。我们开展了两项研究,分别使用两组不同的ADH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一组来自欧洲神经精神药理学会(ECNP)的欧洲人群,另一组来自英国人群,总共有750名参与者。对两个独立群体的结果分别分析,意味着我们对研究结果更有信心。”

研究团队探究了ADHD特质、创造力与功能挑战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关注走神的影响。两组人群均表现出典型的ADHD特质,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以及频繁偏离手头任务的注意力转移。在两项研究中,ADHD症状更明显的参与者报告的走神程度也更高。

走神指注意力从正在做的事情上飘移,转向内心自发产生的想法的时刻。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经历走神,但ADHD患者的走神更为频繁。

韩芳补充道:“以往研究人员已区分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走神。一种是注意力不集中,思绪可能从一个主题飘到另一个主题,这是‘自发走神’。另一种是‘刻意走神’,即人们给自己思绪偏离主题的自由,‘允许自己的想法走不同的路’。精神科医生已开发出测量人们受这些不同倾向影响程度的方法。”

研究人员还对两组人群的创造力进行了测量(有标准的测量方法,例如让人们为日常物品想出创造性用途),然后探究创造力与不同类型走神之间的关联。

韩芳博士表示:“我们发现,在两项研究中,具有更明显ADHD特质(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冲动)的人,在创造性成就上得分更高。这支持了以往的研究。此外,我们发现走神——尤其是刻意走神,即人们‘有意让思绪飘移’——与ADHD患者的更高创造力相关。这表明走神可能是连接ADHD与创造力的潜在因素。

这对心理教育和治疗都有实际意义。在心理教育方面,专门设计的项目或课程可教ADHD患者如何利用自发产生的想法(例如将其转化为创造性成果),帮助他们利用走神的益处。在治疗方面,针对ADHD的正念干预若能减少自发走神或将其转化为更刻意的形式,可能会减轻功能障碍并改善治疗效果。这是首次对这种关联进行研究,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分子精神病学教授K.P.莱施评论道:“走神是高功能ADHD个体非凡创造力的关键资源之一。这使他们成为我们社会和地球未来的宝贵财富。”

标签: ADHD 创造力 刻意走神 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