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1英里,科学家用10吨“液态氙泳池”钓暗物质,WIPMs快没地方躲了!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学科分类: 天文学 核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科学家可能快要揭开暗物质的真面目
科学家可能快要揭开暗物质的真面目

#地下暗物质猎人 #液态氙泳池 #科研也能很酷

👀 先放结论:LZ实验把WIMP(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的藏身范围又狠狠削了一圈!简单说,留给暗物质的“人设”已经不多了。

🧪 实验长啥样?
• 地点:南达科他州SURF,地下1480米,宇宙射线≈0
• 核心:两层钛合金罐,灌满10吨超纯液态氙——密度大到能把外界噪音“静音”
• 原理:WIMP撞氙原子核≈台球开球,撞完会发出微弱光+电子,被仪器一把抓住
• 洋葱式防护:外层还有丙烯酸罐+掺钆液体闪烁体,专抓假信号(中子、氡气等)

📈 最新战绩
• 数据量:280天(220天新数据+60天老数据)
• 灵敏度:史上最低背景噪音,把WIMP可能的质量-截面空间再砍一刀
• 下一步:2028年前攒够1000天数据,直接“锁死”或“逮到”暗物质

🔍 防作弊黑科技
1️⃣ “撒盐”法:提前往数据里掺假信号,分析完再剔除,杜绝“脑补”
2️⃣ 中子克星:UCSB团队设计的外层探测器,中子一冒头就被标记
3️⃣ 氡气指纹:追踪氡衰变全链条,防止“假暗物质”混入

👩‍🔬 彩蛋人物
• Harry Nelson:UCSB元老,2012年就把LZ第一次会议拉进自家会议室
• Makayla Trask:研究生,负责给中子“拍证件照”
• Jack Bargemann:新晋博后,专盯氡气“替身演员”

🌌 不止暗物质
实验还能顺手抓:
• 太阳中微子
• 氙同位素罕见衰变
• 其他更轻/更重的暗物质候选

一句话总结:暗物质要么赶紧现身,要么就等着被我们“缩小包围圈”!想围观后续,记得关注LZ升级计划XLZD,下一代探测器已经在路上~

标签: LZ实验 WIMP 中子干扰 暗物质 液态氙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