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衣物式肌肉活动监测系统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04 | 更新时间: 2025-10-16 20:04
学科分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纺织科学与工程

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精准获取人体生物信号,其中肌电图(EMG,肌肉电活动信号)等生理电信号本身较弱(通常不到几毫伏),易受环境、运动等噪声干扰,获取高准确度信号颇具挑战。现有技术中,固定式放大设备不便携带;小型化的无线模块虽可穿戴,但重量(20-30克)会干扰肢体活动,且在活动部位易脱落或碰撞。纺织基电子设备虽能整合电极和导线,但大面积监测时导线易受外界干扰(如电磁辐射、物理接触),导致信号失真。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全身纺织品的肌电监测系统,核心是采用同轴屏蔽导电纱线,可有效降低噪声,实现高精度信号采集。这种纱线由三层可拉伸组件构成:内层为导电信号纱,中间是聚氨酯绝缘层,外层为银 flakes 制成的屏蔽导体,整体直径约360微米。它能拉伸120%以上,覆盖肢体活动范围,且拉伸时信号纱和屏蔽导体电阻变化小(80%拉伸时分别为0.3和4.9),保证信号稳定传输。
该系统的噪声抑制能力突出:即便在超过30千帕的接触压力下(如他人触碰导线),噪声水平仍低于0.1毫伏。在肩关节活动测试中,无论是主动运动(自主活动)还是被动运动(他人辅助活动),均能清晰记录三角肌电信号,尤其被动运动时,屏蔽纱线可使信噪比提升至11.7-31.2分贝,而无屏蔽时噪声会掩盖信号。
在动态活动监测中,通过小腿8个电极(覆盖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腘绳肌等),成功记录了反向跳、跑步等动作的肌电信号。例如反向跳时,胫骨前肌先激活,约0.4秒后股直肌、0.5秒后小腿三头肌相继激活,股直肌的肌电幅度在起跳和落地时出现两个明显峰值。跑步时,左右肢体肌肉活动交替,反映了协调运动过程。
该系统无需多个沉重模块,仅通过纺织品穿戴即可实现全身肌电监测,舒适性高且不干扰自然运动,为运动科学、康复医学、日常健康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