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痴呆背后的隐性脑损伤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6 19:34 | 更新时间: 2025-10-06 19:34
学科分类: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病理学 神经科学

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Elaine Bearer博士在《美国病理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血管性痴呆分类模型。她希望这一方法能帮助科研人员更清晰地认识这种疾病的多种表现形式,并推动有效疗法的研发。血管性痴呆通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疾病有关,但其他潜在因素,如近年来在人脑中发现的大量纳米级和微塑料颗粒,仍知之甚少。Bearer指出,过去医学界对这些脑血管病变缺乏系统认知,如同‘盲目飞行’,甚至未能察觉这些微小塑料的存在,因为传统技术难以观测到它们。通过使用特殊染色技术和先进显微镜,Bearer系统分析了由新墨西哥州居民捐赠的痴呆患者脑组织样本,识别出10种导致脑损伤的血管相关病理过程,例如缺氧、营养不足、血液渗漏、炎症以及废物清除能力下降。这些变化会引发微小中风,进而损害神经细胞。令人意外的是,许多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其实也存在明显的脑部小血管病变。Bearer推测,在新墨西哥州,可能高达一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同时患有血管性疾病。她强调,建立统一的分类和评分体系,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无论是在世患者还是尸检病例,从而加速治疗方案的研究。为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考虑召集顶尖神经病理学家组成共识小组,制定新的标准。此外,Bearer特别提醒,脑中的纳米塑料是神经病理领域的新威胁。这些微小塑料颗粒可能影响大脑健康,其数量在痴呆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痴呆类型和严重程度相关,还伴随更高的炎症水平。她认为,现有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的理解必须因这一发现而重新审视。这项研究得益于与神经学教授Gary Rosenberg的长期合作,后者领导的新墨西哥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于2024年获得NIH 2170万美元资助。Bearer呼吁全国多个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的病理团队协作,共同制定关于脑血管变化及纳米/微塑料影响的统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