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抑制肝脏“新造”神经酰胺,8周逆转MASH!Nature子刊最新攻略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正文
🔬 先放结论:把肝脏里一种叫神经酰胺的“脂肪信号分子”按下去,脂肪肝→肝炎→纤维化的连环暴击就能踩刹车。我们这次直接对准生产线的“总闸”——SPTLC2基因,用脂质纳米颗粒(LNP)把siRNA快递到肝细胞,结果在两种经典MASH模型里,8周就把炎症、脂肪、纤维化统统打骨折。
🧪 实验速读
1️⃣ 人类数据:新加坡队列里,MASH患者血浆总神经酰胺直接飙高3倍,罪魁祸首是肝细胞里的SPTLC2表达狂飙。
2️⃣ 小鼠验证:MCD饮食8周→肝脏Cer d18:1/16:0等8种神经酰胺全线上涨;同时Sptlc2 mRNA↑3倍。
3️⃣ siRNA出手:LNP-SPTLC2 siRNA(0.3 mg/kg,每周2次静脉)→肝细胞摄取率≈80%,Sptlc2表达被锤到只剩30%。
4️⃣ 效果盘点
• 肝内总神经酰胺↓45%,血浆↓40%
• 油红O染色:脂滴面积↓60%
• Masson蓝:胶原面积↓50%
• ALT/AST双双回到健康线
5️⃣ 长期模型:高脂+缺胆碱饮食整1年的“肥胖MASH”小鼠,4周疗程依旧有效,体重增长也放缓。
💡 机制一张图看懂
Ceramide↓ → CD36/FATP2/5表达↓(减少脂肪酸进口)
→ SREBP-1c/ACC1/FAS表达↓(抑制新脂肪合成)
→ 甘油三酯堆积↓ → 肝细胞气球样变↓ → 炎症&纤维化↓
📌 临床彩蛋
团队顺手用MPO响应的MRI纳米探针做了无创追踪,治疗组肝脏R2/R1值直接腰斩,和病理结果对得上——以后复查可能连穿刺都省了!
🍬 彩蛋福利
把这篇DOI 10.1126/sciadv.adx2681甩给你的医生朋友,告诉他:RNAi+LNP的组合拳,已经在小鼠身上把MASH打到“血条见底”,下一步就是临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