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新基因编辑工具或将改变医疗未来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1 00:50 | 更新时间: 2025-10-11 00:50

学科分类: 基础医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 药学

麻省理工新基因编辑工具或将改变医疗未来
麻省理工新基因编辑工具或将改变医疗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能大幅减少基因编辑错误的新方法,有望让基因治疗变得更安全、更可行。他们通过对驱动编辑过程的关键蛋白质进行改良,提高了编辑的精确性,同时没有增加操作复杂性或额外步骤。这项研究由MIT科赫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维卡什·乔汉领导,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传统的基因疗法早期依赖病毒将新基因送入细胞,后来发展出如锌指核酸酶等技术直接修复基因,但这些工具难以调整目标,使用不便。CRISPR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利用一种叫Cas9的酶,在RNA引导下精准切割DNA,实现快速灵活的基因编辑。2019年推出的“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进一步提升了精度,避免对基因组其他区域造成影响,并已成功用于治疗一种罕见免疫疾病——慢性肉芽肿病(CGD)。

先导编辑的优势在于不切断DNA双链,而是用改良版Cas9切开单链,形成一个“小翻盖”,再通过附带的RNA模板插入正确序列。这种方式更温和,理论上更安全。然而,旧DNA链可能重新连接,导致新片段错位,产生意外突变。目前这类错误的发生率在每7到121次编辑中会出现一次,虽多数无害,但极少数可能引发肿瘤等风险。

为降低错误率,MIT团队利用2023年发现的现象:某些突变型Cas9蛋白会在DNA序列上稍移位置切割,这种“松动”会使旧链更不稳定而被降解,从而促进新链准确整合。研究人员筛选出能将错误率降至原本1/20的突变,并通过组合多个突变进一步优化,最终使错误率降至1/36。结合增强RNA模板稳定性的技术后,新型编辑器vPE的错误率仅为原来的1/60,即每101至543次编辑才出现一次错误,已在人和小鼠细胞中验证有效。

目前团队正致力于提升编辑效率,并解决如何将编辑器精准递送到特定组织这一长期难题。他们也希望其他实验室能在科研中采用这一新技术,用于研究组织发育、癌细胞演化和药物反应等。除了临床潜力,该工具在基础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前景。

DOI: 10.1038/s41586-025-09537-3

标签: Cas9蛋白 基因治疗 基因编辑 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