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应认可机器在科学发现中的贡献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5 21:29 | 更新时间: 2025-10-15 21:29
学科分类: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1901年起颁发)时便知,人类并非因最强或最快称霸地球,而是凭借创造力——想象、设计与制造的能力。但如今一个问题浮现:突破性科学发现是否愈发难寻?
当今,人类创造力通过所造机器展现。过去50年,几乎所有重大科学突破,如探测引力波、测序人类基因组、用人工智能(AI)工具绘制蛋白质结构等,都依赖于感知更强、测量更精或计算更快的机器。然而,权威科学奖项仍主要将成就视为人类努力。诺贝尔奖多次授予那些仅凭非凡技术才实现发现的人,制造机器的团队与机器本身却鲜被认可为共同创造者。
若最高荣誉要反映现代发现的现实,促成突破的机器就应获认可,可通过现有奖项增设类别或设新奖项实现。机器不只是科学工具,更是科学本身。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为例,其2015年探测引力波,2017年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百年前虽用想象力、纸和笔预测了引力波存在,但观测依赖过去几十年的工程壮举:两条4公里长、垂直的超高真空隧道,激光能探测质子宽度万分之一的长度变化。同样,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造与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同为突破,冷冻电镜则革新了生物学。
诺贝尔奖季是全球关注科学的时刻。若将突破仅视为人类胜利,会强化机器只是工具的过时观点。这种遗漏影响重大:奖项不仅致敬过去,更塑造未来。获奖会推动该领域论文发表,虽集中于少数机构,却能通过知识传播渠道连接学科,向公众传递进步信号。
风险正上升。AI加速药物研发、蛋白质折叠模拟,还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机器不仅拓展能力,更重塑人类。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时,不仅结束比赛,更改变了这项运动,人类选手开始采用前所未有的策略。科学或正经历类似转变:在依赖机器的研究环境中,善与机器协作的科学家可能引领发现。
是时候让奖项明确表彰人机协作了。这指核心见解或发现仅靠专门制造、决定性拓展人类能力的机器才实现的科学成就,涵盖大规模实验装置、先进传感器、强大算法及集成系统等,让重大问题能用科学方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