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品吃多=全身慢性发炎?实测9千+美国人,发现这3类人最危险!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04 22:32 | 更新时间: 2025-10-04 22:32
学科分类: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医学 营养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正文:
今天实验室摸鱼刷到一篇新论文,差点把奶茶喷出来——原来我每天当快乐源泉的薯片、速食面、能量饮料,正在悄悄拉高我体内的“火灾警报器”😱
📊 研究背景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医学院刚发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万人级研究(DOI: 10.1016/j.amjmed.2025.08.016)发现:美国人每天60%的热量来自超加工食品(UPF),而UPF吃得越多,体内炎症指标hs-CRP越高——这玩意儿每升高1mg/L,心梗风险就蹭蹭涨。
🔬 数据拆解
- 样本:9254名美国成年人,全国代表性
- 分组:按UPF热量占比分成4档(0-19%、20-39%、40-59%、60-79%)
- 结果:最高组(60-79%)比最低组(0-19%)hs-CRP超标概率高11%!更离谱的是,中等组(40-59%)风险反而飙到14%,说明哪怕没到“全糖全炸”也中招。
⚠️ 高危人群画像
1️⃣ 50-59岁:炎症风险比18-29岁高26%(代谢开始踩刹车)
2️⃣ 肥胖人群:比健康体重高80%(脂肪组织本身就是炎症工厂)
3️⃣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17%(双重debuff叠满)
🤔 反常识发现
完全不运动的人居然没显著差异?研究者推测可能是样本里“不动如山”的人本身吃得也少(毕竟躺平消耗低)。
💡 可笙的菜市场翻译
把hs-CRP想象成你家的烟雾报警器——UPF就是厨房里的暗火。刚开始只是“嘀嘀”两声(轻度炎症),长期不管就等着“轰”一声(心梗/肠癌)。50岁+、肥胖、吸烟的人,相当于家里堆满易燃物,火星子一蹦就炸。
🛒 实操指南
- 看配料表:前3位出现“果葡糖浆、氢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钠”直接放回货架
- 便利店急救:实在饿选“烤红薯+茶叶蛋”组合,UPF占比<10%
- 学生党平替:把速食面换成“燕麦+冻干蔬菜+溏心蛋”,成本差2块,炎症差一倍
🎤 彩蛋
论文作者直接cue了烟草史:“当年劝人戒烟用了30年,现在劝人少吃UPF可能也要这么久。”——所以从今天开始做“人间清醒”,等30年后你就是广场上最健康的仔!
#超加工食品 #炎症指标 #心血管预防 #科研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