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医学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体系,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多个分支,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是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下共有 181 篇文章)

听觉关键蛋白“耳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7 14:29

学科: 基础医学 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学 耳鼻咽喉科学

听力依赖内耳毛细胞向内耳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快速突触传递。otoferlin是含多C2结构域的关键蛋白质,突变可致耳聋。本研究利用冷冻电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其C2B-C2G结构域参与膜结合,破坏小鼠C2D钙结合位点会影响声音编码及胞吐钙协同性,阐明了其介导突触囊泡停靠的分子机制,并支持其作为毛细胞突触囊泡融合钙传感器的作用。

标签: otoferlin 内耳毛细胞 突触传递 耳聋 钙传感器

他们找到了让身体攻击癌细胞的“开关”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7 10:18

学科: 临床医学 免疫学 基础医学 肿瘤学

他们找到了让身体攻击癌细胞的“开关”

新研究找到帮助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的方法:激活STING和LTβR两种蛋白,可将免疫“冷”肿瘤转为“热”肿瘤,促进免疫细胞聚集攻击的三级淋巴结构形成,提升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

标签: STING蛋白 三级淋巴结构(TLS) (tertiary-lymphoid-structures-tls) 免疫冷肿瘤 免疫热肿瘤 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 (lymphotoxin-beta-receptor-ltbr)

一种高血压药竟能治疗妊娠高血压和抑制脑癌?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7 08:19

学科: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基础医学 药学

肼屈嗪(HYZ)是WHO基本药物,用于治疗先兆子痫和高血压危象,但其作用机制70年来未知。本研究发现HYZ通过靶向2-氨基乙硫醇双加氧酶(ADO)发挥作用:螯合其金属辅因子并烷基化配体,抑制ADO活性,稳定RGS4和RGS5,解释其血管舒张作用。同时,HYZ可使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衰老,为老药新用创造机会。

标签: 2-氨基乙硫醇双加氧酶 先兆子痫 肼屈嗪 胶质母细胞瘤

小分子药物通过调节细胞“能量工厂”克服白血病耐药问题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7 06:08

学科: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致命白血病,一线药物维奈克拉易耐药。研究发现OPA1蛋白通过调节线粒体结构导致耐药,而小分子抑制剂MYLS22和Opitor-0可逆转这种适应,促进癌细胞凋亡,与维奈克拉联用在患者模型中有效,为克服耐药提供新方法。

标签: OPA1蛋白 小分子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 线粒体嵴 维奈克拉耐药

纳米纤维支架精准释放修复物质,加快猪皮肤伤口愈合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7 00:08

学科: 临床医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纳米纤维支架,通过近红外光控制生长因子释放,能分阶段促进猪皮肤伤口愈合,加速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有望用于临床治疗。

标签: 时空控制释放 猪模型 生长因子 皮肤伤口愈合 纳米纤维支架

纳米颗粒增强的免疫细胞疗法有望治疗多发性硬化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04

学科: 基础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纳米科学与工程 药学

多发性硬化症的关键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和持续炎症。本研究提出CITED疗法,利用表面修饰雷帕霉素纳米颗粒的髓系抑制细胞(MDSCs)靶向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多模态免疫重编程,能减少疾病进展、改善运动功能、减轻髓鞘损伤,有望成为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标签: CITED疗法 免疫重编程 多发性硬化症 纳米颗粒 髓系抑制细胞

带人工纤毛的磁性滑润微导管,让医疗介入更顺畅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20:03

学科: 临床医学 护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用导管是微创手术的关键,但刚性和灵活性不足易造成组织损伤。受狗尾草启发,研究人员开发出带人工纤毛的磁驱动液体浸润slippery微导管(LISMC),其软磁纤毛和水凝胶涂层可减少三分之二摩擦,磁纤毛振动增强复杂路径适应性,在兔模型中成功实现螺旋微游泳器精准递送并治疗急性胰腺炎。

标签: 人工纤毛 微创手术 急性胰腺炎 磁驱动slippery微导管 螺旋微游泳器

约翰霍普金斯发现微小脑内“纳米管”,或与阿尔茨海默病扩散有关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5:49

学科: 医学技术 基础医学 生物学 神经科学

约翰霍普金斯发现微小脑内“纳米管”,或与阿尔茨海默病扩散有关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大脑神经元间的“树突纳米管”会帮助排出β淀粉样蛋白等有毒分子,但也会扩散这些有害蛋白,可能加剧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发现或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标签: β淀粉样蛋白 树突纳米管 神经元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科学家终于揭开长期新冠“脑雾”之谜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1:48

学科: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科学家终于揭开长期新冠“脑雾”之谜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团队利用新型AMPA受体PET成像发现,长新冠患者脑内AMPA受体密度升高且与认知症状相关,揭示了脑雾的生物学基础,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标签: AMPA受体 PET成像 脑雾 认知障碍 长新冠

中风后大脑修复新发现:致幻剂DMT竟有奇效

作者: aeks | 发布时间: 2025-10-16 11:48

学科: 临床医学 生物与医药 神经科学 药理学

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DMT正用于中风后脑功能恢复的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其可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炎症,为现有中风治疗提供新辅助手段,其作用机制已被部分阐明,相关临床试验及长期效果研究正在进行中。

标签: DMT 中风治疗 炎症抑制 血脑屏障